手上感染到脚气怎么治疗
手上感染脚气通常需抗真菌治疗,可通过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口服伊曲康唑胶囊,配合保持干燥及避免抓挠等方式改善。脚气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瘙痒、脱屑或水疱。
手部脚气感染与足部发病机制相同,均为皮肤癣菌侵犯角质层所致。初期表现为指缝或掌心边缘出现针尖大小水疱,疱液清亮,伴随明显瘙痒。水疱破溃后形成环形脱屑斑片,边缘隆起且有活动性丘疹。搔抓可能导致细菌继发感染,出现脓疱或局部红肿热痛。治疗需持续用药2-4周,即使症状消失也应完成疗程以防复发。合并甲真菌感染时需同步治疗,否则易造成反复交叉感染。
特殊情况下如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深部组织感染或癣菌疹。糖尿病患者感染后易发展为慢性溃疡,需加强血糖控制。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可能表现为不典型皮损,需通过真菌镜检确诊。妊娠期患者应避免口服抗真菌药,首选丙烯胺类外用药。儿童患者建议选用刺激性小的环吡酮胺乳膏,家长需监督用药防止误食。
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手部通风干燥,洗手后及时擦干指缝。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手套等物品,接触公共设施后可用酮康唑洗剂清洁。穿着吸汗透气的棉质手套进行家务劳动,定期用沸水烫洗接触过的织物。饮食上限制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增强皮肤屏障功能。若出现皮损扩散、渗液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不可自行延长用药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