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针对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检查

63721次浏览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由许多原因组成的一种疾病,它主要的特点就是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而且会逐渐加重,所以不管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那种原因造成的,我们家才都应该密切观察宝宝的黄疸变化,那么,针对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检查有哪些呢?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很深且持续不退,而且有嗜睡、吮奶无力、肌肉呈瘫痪状等神经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有尖叫、目光凝视、肌张力增高、抽痉、呕吐等症状,这是血中的胆红素进入了大脑,与脑组织结合,严重损伤了脑神经。重症者会有痴呆后遗症。

血清总胆红素增加,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结合胆红素基本正常。由于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结合胆红素形成也代偿性增加,从胆道排至肠道也增加,致尿胆原增加,粪胆素随之增加,粪色加深。肠内的尿胆原增加,重吸收至肝内者也增加,由于缺氧及毒素作用,肝处理较正常增多的尿胆原的能力降低,致血中尿胆原增加,并从肾脏排出,故尿中尿胆原增加,但无胆红素。急性溶血时尿中有血红蛋白排出,隐血试验阳性。血液检查除贫血外尚有网织红细胞增加、骨髓红细胞系列增生旺盛等。

相关推荐

尿蛋白尿胆原1+严不严重
尿蛋白、尿胆原1+是否严重,需要结合患者具体的病情来评估。首先先来看一下尿胆原,尿胆原阳性是可以见于正常人以及疾病情况的时候。如果尿胆原弱阳性是偶尔发作的,是可以见于正常人的。但是,如果病人反复检查尿胆原是阳性,主要是见于有溶血性疾病或者是肝胆疾病的情况,比如可以见于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损伤、心衰以及败血症等疾病。尿蛋白1+,病情可轻可重。如果患者仅有尿蛋白的加号,但是并没有肾脏相关的一些并发症,肾功能是正常的,一般病情并不严重。但是,如果患者虽然尿蛋白是1+,但是血肌酐已经明显升高了,这种情况提示病情相对还是要严重的。因为肾脏疾病的严重与否,不是光靠尿蛋白来评价的,还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是什么肾病,具体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多少以及肾功能,还有一些病人可能需要结合肾脏病理的结果,而综合判断严重程度。所以可以看出尿蛋白、尿胆原1+严重与否,具体还是要看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加以判断,病人有可能很轻,但是也有可能病情比较严重。
语音时长 02:16

2021-11-05

41082次收听

03:06
胆红素三项高其它正常是怎么回事
临床经常有病人体检时,发现胆红素三项高,指的是总胆红素直胆、间胆增高,而其它的转氨酶,AKP、GGT等都正常,不用紧张。有一个遗传性的疾病叫吉尔伯特综合征,就可出现单纯的胆红素增高。胆红素三项实际上是两项,往往高得不多。如果其它都没问题,但胆红素很高,也是有问题的,吉尔伯特综合征顶多就三十、四十左右,没必要进一步追查。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在肝脏经过葡萄糖醛酸结合后,就变成直接胆红素,这二者之和就是总胆红素的结果。所以特别高就可以见于溶血、肝细胞性的病变、梗阻等问题。
尿胆原一个加号正常吗
尿胆原一个加号是不正常的,下面具体进行分析。尿胆原正常人应该是阴性或者是弱阳性。尿胆原的产生,与非结合性胆红素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患者尿胆原一个加号,说明患者有肝细胞性黄疸,或者是溶血性黄疸等疾病。这时应该给予积极的治疗。他的症状还有皮肤发黄、小便发黄、眼睛发黄等。它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患者出现黄疸,大量胆红素进入尿液而引起尿胆原的升高。这时应该去医院做进一步治疗,应积极查找病因,根据不同的病因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所以说尿胆原一个加号是不正常的。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19

94393次收听

如何诊断溶血性黄疸
通常非专业人士都是通过皮肤的颜色来判断是不是患了溶血性黄疸,但这个不是很准确,引起肤色变化的也有可能是过量食用胡萝卜素或者药物而引起的,所以还是要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再确认为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诊断溶血性黄疸呢?
溶血性黄疸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新生儿出现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出现溶血性黄疸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这是一种病溶血性黄疸。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更何况是一个新生儿,早发现早治疗是最好的。那么溶血性黄疸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溶血性黄疸有哪几种如何鉴别
溶血性黄疸有哪几种鉴别诊断,对于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我们大家都有了解,可对于这个病的诊断我们家长都是一知半解,所以对于这个疾病的诊断我们在医院里进行,那么,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有哪几种鉴别诊断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溶血性黄疸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溶血性黄疸主要表现是皮肤、巩膜等处黄染及恶心、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出现肝脾肿大、血清总胆红素增高等现象,应积极治疗。
溶血指数正常值
溶血指数正常值是血液中红细胞完全溶解的最低浓度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