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与心悸的区别
心慌与心悸是两种不同的主观感受,心慌多指情绪紧张或焦虑引发的胸部不适感,心悸则特指心脏跳动异常带来的明显感知。两者区别主要涉及诱发因素、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心慌通常由情绪波动、压力或疲劳诱发,表现为胸部发紧、呼吸急促等非特异性症状,多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相关。生理性心慌常在情绪平复后自行缓解,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改善。心悸则直接与心脏节律异常相关,患者能清晰感知心跳加速、漏跳或沉重感,可能伴随头晕、出汗。常见病因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需通过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明确诊断。部分心悸患者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心肌缺血,需针对性治疗原发病。
心悸的严重程度与病因相关。偶发早搏可能仅需观察,而持续性房颤需抗凝或射频消融治疗。心慌若频繁发作且影响生活,需排查焦虑症或躯体化障碍,必要时接受心理干预。两者均可因咖啡因、酒精摄入过量诱发,但心悸更易在安静状态下被感知,心慌则多与活动或情绪事件同步出现。
日常需避免过度摄入刺激性饮品,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若心慌伴随胸痛或心悸持续超过5分钟,应立即就医排查心血管急症。长期反复发作者建议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及症状特点,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情绪管理训练如正念疗法可减少功能性心慌发作,而确诊心律失常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