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湿疹会出现哪些症状
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渗出和瘙痒等症状。湿疹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免疫异常和微生物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皲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症状。
1、红斑
湿疹早期常出现边界不清的红斑,多呈对称分布,好发于面部、肘窝、腘窝等部位。红斑可能伴随轻度肿胀和灼热感,抓挠后易加重。急性期红斑颜色鲜红,慢性期可能转为暗红色。红斑区域皮肤温度通常略高于正常皮肤,可能因搔抓出现表皮剥脱。
2、丘疹
湿疹患者皮肤表面会出现针头至粟粒大小的隆起性丘疹,丘疹顶部可能平坦或尖锐。丘疹多密集分布,颜色呈淡红色或肤色,触摸时有颗粒感。丘疹可能融合成斑块,表面可见细小鳞屑。婴幼儿湿疹常见于面颊部,成人多见于四肢屈侧。
3、水疱
急性湿疹常出现透明或浑浊的小水疱,疱壁薄易破溃。水疱直径多为1-3毫米,疱液清亮或微黄,破溃后形成点状糜烂面。水疱多成群出现,周围伴有红晕。继发感染时疱液可变为脓性,形成脓疱。水疱干涸后会形成黄色结痂。
4、渗出
湿疹急性发作期常见浆液性渗出,表现为皮肤表面湿润、发亮。渗出液可能浸渍周围皮肤,导致病变范围扩大。渗出多发生在搔抓后,干燥后形成蜜黄色痂皮。长期渗出可能引起皮肤浸渍发白、表皮剥脱。渗出严重时需要保持创面干燥,预防继发感染。
5、瘙痒
湿疹最突出的症状是剧烈瘙痒,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瘙痒在夜间常加重,影响睡眠质量。搔抓会导致皮肤破损,形成抓痕和血痂。慢性湿疹患者可能出现瘙痒-搔抓-加重的恶性循环。瘙痒程度与病情活动度相关,温度升高时瘙痒感可能加剧。
湿疹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湿润,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碱性肥皂。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避免接触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饮食上避免已知过敏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避免过度搔抓皮肤,瘙痒明显时可冷敷缓解。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感染迹象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