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饮食预防肠胃炎
谨慎饮食有助于预防胃肠炎。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炎症反应,主要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等。预防措施主要有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刺激食物、分餐制、适量补充益生菌、及时处理变质食品。
1、饮食卫生
饭前便后需用肥皂洗手,生食蔬菜水果前用流动水冲洗,处理生熟食材的刀具砧板分开使用。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可通过污染食物传播,沙门氏菌常见于未煮熟的禽蛋类,金黄色葡萄球菌易在剩饭中繁殖。建议定期用沸水烫洗餐具,外出就餐选择卫生达标餐厅。
2、忌口管理
避免过量摄入冰镇饮品、辛辣火锅等刺激性食物,这类饮食可能损伤胃肠黏膜屏障。酒精会抑制胃肠蠕动,咖啡因刺激胃酸分泌,高脂食物延缓胃排空。慢性胃炎患者应限制粗纤维食物如竹笋,乳糖不耐受者需减少乳制品摄入。
3、分餐制度
集体用餐时实行公筷公勺,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唾液传播。家庭中有感染者时,其餐具应煮沸消毒。学校食堂可采用份餐制,聚餐时避免多人共食同一盘菜。分餐能有效降低大肠杆菌、志贺氏菌等病原体交叉感染概率。
4、益生菌补充
适量饮用含双歧杆菌的酸奶或服用枯草杆菌活菌胶囊,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肠道微生态紊乱时,条件致病菌如艰难梭菌可能过度增殖。旅行期间可备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但需与抗生素间隔服用。
5、食品保鲜
肉类冷藏不超过2天,冷冻保存需密封包装。叶类蔬菜室温存放不超过1天,发现霉变立即丢弃。隔夜饭菜需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70摄氏度以上,海鲜类不建议二次加热。夏季凉拌菜现做现吃,室温放置超过2小时可能滋生副溶血性弧菌。
预防胃肠炎需建立长期健康饮食习惯,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烹饪时保证食材中心熟透。出现持续呕吐、血便、高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细菌性痢疾等疾病。儿童及老年人出现脱水症状需立即补液,可备用口服补液盐散。慢性胃肠疾病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或肠镜检查。
相关推荐
03:14
02:19
02:00
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