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也会导致肾脏的损害吗
高血压确实会导致肾脏损害,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高血压肾病等肾脏疾病。
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实现。持续升高的血压会直接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下降,蛋白质漏出形成蛋白尿。同时高血压还会引起肾小动脉硬化,造成肾单位缺血性萎缩,逐渐发展为肾间质纤维化。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显性蛋白尿、血肌酐升高,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脏病。高血压肾损害通常进展缓慢,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是早期发现高血压肾损害的重要手段。
少数情况下,恶性高血压可在短时间内造成急性肾损伤,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肾功能急剧恶化。这种情况多见于血压长期未控制或突然停用降压药物的患者。恶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需要立即住院治疗,通过静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这类患者即使度过急性期,后期仍需长期严格管理血压,以防止肾脏功能恶化。
高血压患者预防肾脏损害需要多管齐下,首先要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普通高血压患者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糖尿病或蛋白尿的患者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其次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和尿蛋白,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饮食上要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适当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等。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肾脏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保持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也有助于保护肾脏功能。一旦发现肾功能异常或蛋白尿,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必要时使用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