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肩和驼背有什么区别
驼肩和驼背是两种不同的体态问题,驼肩主要指肩部前倾、肩胛骨外展的姿势异常,驼背则是指胸椎后凸弧度增大的脊柱变形。
1、驼肩
驼肩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向前内收,常伴随圆肩和头部前倾。长期伏案工作、低头使用手机等不良姿势会导致胸小肌缩短、斜方肌下部无力,形成肩胛骨前伸的异常体态。这种情况可能引起肩颈酸痛、手臂麻木等症状,但脊柱结构尚未发生骨性改变。可通过拉伸胸肌、强化背部肌肉的康复训练改善。
2、驼背
驼背属于脊柱结构性改变,胸椎后凸角度超过40度即定义为病理性驼背。青少年多因休门氏病等发育异常导致,老年人常见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典型表现为背部弧形隆起,严重时可能压迫心肺功能。需通过支具矫正、椎体成形术等医疗干预,单纯锻炼难以纠正已形成的骨性畸形。
3、体态差异
驼肩者站立时可见双肩明显前扣,但脊柱仍保持正常生理弯曲;驼背者则能观察到胸椎段持续性后凸,常伴随头颈代偿性前伸。简单自测时可靠墙站立,驼肩者仅肩胛骨无法贴墙,驼背者胸椎段与墙面存在明显空隙。
4、症状区别
驼肩多表现为肩周肌肉疲劳酸痛,症状具有姿势依赖性,调整坐姿后可缓解;驼背引发的疼痛多源于椎间盘压力增高或神经压迫,疼痛呈持续性,可能放射至肋间。严重驼背还可能影响呼吸深度,导致活动耐力下降。
5、干预方式
驼肩以运动康复为主,推荐YTWL字母操、弹力带划船等针对性训练;驼背需根据病因选择治疗方案,青少年可采用矫形支具,病理性骨折需进行椎体强化术。两者均需配合日常姿势管理,避免症状加重。
建议定期进行胸椎伸展运动和肩胛稳定性训练,使用电子设备时保持视线与屏幕平齐,每30分钟起身活动。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和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背包时注意双肩负重均衡。若发现体态异常持续进展或伴随疼痛,应及时至康复科或脊柱外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