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怎样防止吐奶
婴儿防止吐奶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奶量、拍嗝、避免过度活动、选择合适奶嘴等方式减少发生概率。
1、调整喂养姿势
喂养时保持婴儿头部高于身体,呈30-45度倾斜,避免平躺喂奶。母乳喂养时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奶瓶喂养时确保奶嘴充满奶液以减少空气吸入。喂奶后维持竖抱姿势15-20分钟,利用重力帮助奶液流入胃肠。
2、控制奶量
按婴儿月龄和体重调整单次喂养量,新生儿每次30-60毫升,2-4月龄60-120毫升。避免过度喂养,可少量多次喂食。观察婴儿停止吸吮、转头或闭口等饱腹信号时及时停止喂奶。
3、拍嗝
每喂5-10分钟或中途换侧时暂停喂养,将婴儿竖抱靠于肩部,手掌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轻拍背部1-2分钟。拍嗝可帮助排出胃内空气,减少吐奶概率。若未拍出嗝,可让婴儿保持坐姿5分钟再继续喂养。
4、避免过度活动
喂奶前后1小时内避免剧烈摇晃、换尿布或趴卧等动作。进食后宜保持安静状态,防止腹压增高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如需移动婴儿,应平稳托住头颈部,避免突然体位变化。
5、选择合适奶嘴
奶瓶喂养时根据月龄选择S/M/L流量奶嘴,孔洞过大会导致流速过快,过小则增加吸吮力度和空气吞咽。可测试奶嘴倒置时奶液呈连续滴落状态为佳。喂奶时保持奶瓶倾斜角度使奶嘴始终充满奶液。
日常需注意观察吐奶频率和性状,若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带血或胆汁、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哺乳期母亲应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人工喂养者可尝试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定期清洁婴儿口周皮肤,吐奶后侧卧防止误吸,维持适宜室温减少因哭闹导致的腹压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