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止血栓形成
防止血栓形成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改善生活方式、适度运动、合理饮食及遵医嘱用药等方式干预。
1、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栓形成概率。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糖药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调脂药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合并房颤患者需长期抗凝,常用利伐沙班片或华法林钠片。
2、改善生活方式
戒烟可减少烟草中尼古丁对血管的刺激,避免被动吸烟。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长途旅行或久坐时每小时活动下肢5分钟。
3、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运动前后充分热身和拉伸。卧床患者可进行踝泵运动,每小时屈伸踝关节10次。
4、合理饮食
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血液浓度。增加深海鱼类摄入,如三文鱼富含ω-3脂肪酸。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如西蓝花、猕猴桃。限制高盐高脂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
5、药物预防
高危人群可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酯胶囊。术后患者按疗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服用抗凝药物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观察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
血栓预防需长期综合管理,建议每半年检查凝血四项、D-二聚体等指标。日常穿着梯度压力袜促进静脉回流,避免穿过紧衣物。出现单侧肢体肿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立即就医。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导致血压升高,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