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与肩周炎区别有哪些
肩袖损伤与肩周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上。肩袖损伤是肌腱组织的撕裂或退变,肩周炎则是关节囊的粘连性炎症。两者在疼痛特点、活动受限程度和好发人群上存在明显差异。
1、发病机制
肩袖损伤多由外伤或慢性劳损导致肩袖肌腱部分或完全撕裂,常见于需要反复抬臂动作的人群。肩周炎则因关节囊纤维化增厚引发粘连,多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代谢异常相关,好发于50岁左右女性。
2、疼痛特点
肩袖损伤表现为抬臂60-120度时剧痛,夜间侧卧压迫患侧时加重,可能伴随无力感。肩周炎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夜间尤甚且与体位无关,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征为"冻结肩"样僵硬。
3、活动受限
肩袖损伤患者可被动完成全范围肩关节活动,但主动外展受限明显。肩周炎患者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后期出现特征性"耸肩"代偿动作,严重时无法完成梳头、系背扣等动作。
4、影像学表现
肩袖损伤通过核磁共振可见肌腱连续性中断或脂肪浸润,超声检查显示肌腱缺损。肩周炎X线片可见肱骨头骨质疏松,关节造影显示关节囊容积缩小,核磁共振可见关节囊增厚。
5、治疗方式
肩袖损伤轻者可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重者需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肩周炎早期以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炎症,配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后期需麻醉下手法松解或关节囊松解术。
建议患者出现肩部持续疼痛时及时就医鉴别,避免自行按颈椎病治疗。康复期可进行钟摆练习改善血液循环,疼痛缓解后逐步开展爬墙训练。注意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急性期可用冰敷袋每次15分钟缓解肿痛,慢性期改用热敷促进组织修复。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帮助肌腱修复,控制血糖对预防肩周炎复发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