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心脏骤停可靠的依据是什么
判断心脏骤停可靠的依据是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和大动脉搏动消失。心脏骤停通常由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呼叫急救。
意识丧失是心脏骤停的首要表现,患者会突然倒地且对任何刺激无反应。呼吸停止可通过观察胸廓起伏或听呼吸音确认,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濒死喘息样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需检查颈动脉或股动脉,触摸时间不超过10秒以免延误抢救。心脏骤停时心电图可能显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脏电活动停止。瞳孔散大固定是脑缺氧的晚期表现,但并非早期判断依据。
发现心脏骤停应立即启动急救系统,将患者置于硬质平面开始胸外按压,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每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时需遵循语音提示操作。抢救过程中避免中断按压,持续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循环。日常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需规律服药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