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怎么回事严重吗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可能由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酗酒等因素引起,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房颤可通过药物治疗、电复律、导管消融、外科手术、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长期未控制的房颤可能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等风险。
1、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心房结构改变,增加房颤发生概率。患者可能出现心悸、乏力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定期监测血压。
2、冠心病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引发心肌缺血,进而导致心房电活动紊乱。典型表现为胸痛合并心律不齐。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进行血运重建手术。
3、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等瓣膜病变会改变心房血流动力学,易诱发房颤。患者可能伴有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需根据病情选择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术后可能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抗凝。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会加速心率并影响心肌电传导。患者常伴体重下降、手抖等症状。需使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甲亢,房颤症状可能随甲状腺功能恢复而改善。
5、酗酒
长期大量饮酒可能直接损伤心肌细胞,节假日过量饮酒可能引发阵发性房颤。戒酒是关键治疗措施,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
房颤患者日常需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保持规律作息,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建议使用智能设备监测心率变化,定期复查心电图。若出现持续胸痛、意识模糊等表现应立即就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超重人群建议通过饮食和运动减轻体重。抗凝治疗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出血,并按时复查凝血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