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为什么要治疗
高血压需要治疗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害等严重并发症。高血压的治疗方式主要有生活方式干预、降压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血压等。
1、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壁承受过大压力,导致动脉硬化、血管弹性下降。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疾病。控制血压能显著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概率。
2、保护肾脏功能
高血压会对肾脏造成渐进性损害。肾脏内密集的血管网在高压环境下容易发生病变,导致肾功能下降。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及时控制血压能有效延缓肾脏损害进程。
3、避免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会对心脏、大脑、眼睛等重要靶器官造成损害。可能引起左心室肥厚、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这些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早期治疗能最大限度保护靶器官功能。
4、改善生活质量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头痛、眩晕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压能缓解这些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工作效率和活动能力。
5、延长预期寿命
研究表明,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预期寿命接近正常人。而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平均寿命可能缩短10-20年。规范治疗能显著改善长期预后。
高血压患者除规范治疗外,应注意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BMI维持在18.5-23.9之间;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能辅助药物治疗,达到更好的血压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