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感染的途径有哪些
疱疹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以及医源性传播等途径发生。疱疹病毒分为单纯疱疹病毒1型、2型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途径与病毒类型相关。
1、直接接触传播
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感染者皮损部位是主要传播方式。单纯疱疹病毒1型常通过接吻、共用餐具传播,表现为口唇疱疹;单纯疱疹病毒2型多经性行为传播,引发生殖器疱疹。病毒可经微小破损侵入,感染后潜伏于神经节。
2、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毛巾、衣物等物品可能传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接触疱疹液传播,儿童易感。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但免疫低下者仍需注意物品消毒。
3、母婴垂直传播
孕妇分娩时经产道感染新生儿风险较高,尤其活动性生殖器疱疹孕妇。宫内感染可能导致胎儿畸形,需进行剖宫产预防。母乳喂养期间乳头疱疹可能造成传播。
4、性接触传播
单纯疱疹病毒2型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安全套不能完全阻断。病毒可存在于无症状携带者的生殖道分泌物中,男性传给女性的概率高于反向传播。
5、医源性传播
器官移植、输血等医疗操作可能传播病毒。免疫功能抑制患者接受疱疹病毒阳性供体器官时,需预防性使用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
预防疱疹感染需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皮损,不共用贴身物品;性传播高风险人群应定期筛查,孕妇需进行产前疱疹病毒检测;出现疱疹症状时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软膏等外用药物,或口服盐酸伐昔洛韦颗粒进行系统治疗;免疫缺陷者接触病毒后可采用预防性用药,同时注意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