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给宝宝添加辅食
给宝宝添加辅食需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单一到多样的原则,通常在4-6月龄开始引入。辅食添加顺序主要有强化铁米粉、根茎类蔬菜泥、水果泥、肉泥、蛋黄等,需注意观察宝宝过敏反应。
1、强化铁米粉
首次添加建议选择强化铁米粉,因母乳中铁含量在6月龄后难以满足需求。用温水或母乳冲调至稀糊状,初次尝试1-2勺即可。选择无糖无盐配方,避免使用家庭自制米糊以防营养不足。连续观察3天无皮疹、腹泻等反应后可增量。
2、根茎类蔬菜泥
适应米粉后引入胡萝卜泥、南瓜泥等低敏根茎类蔬菜。蒸煮至软烂后研磨过滤,确保无颗粒。初次添加单一品种,每次5-10克混合在米粉中。注意西兰花、菠菜等需延后添加,因其高硝酸盐含量可能对婴儿不利。
3、水果泥
苹果泥、香蕉泥等温和水果可作为早期选择。新鲜水果蒸熟后去核去皮,避免直接喂食酸性水果如柑橘类。水果泥应单独喂食不与正餐混合,每日总量不超过30克。出现口周红斑需立即停用并记录可疑过敏原。
4、肉泥
7-8月龄可添加鸡肉泥、牛肉泥等优质蛋白来源。选择瘦肉部分焯水去油脂,使用辅食机打成细腻肉糜。首次添加混入已适应的蔬菜泥中,从5克开始逐步增加。注意肉泥须当日制作,冷冻保存不超过24小时。
5、蛋黄
8月龄后尝试从1/8个蛋黄开始,水煮蛋取黄碾碎调糊。观察3天无异常后增至1/4个,1岁前避免蛋白。蛋黄富含胆碱和卵磷脂,但湿疹高风险婴儿需在医生指导下添加。出现荨麻疹或呕吐应暂停并就医。
添加辅食期间需保持母乳或配方奶为主食,每日奶量不低于600毫升。每引入新食物应间隔3-5天,记录饮食日志以便排查过敏源。避免蜂蜜、鲜牛奶、整粒坚果等高危食物。辅食工具需专用并严格消毒,喂养时让宝宝坐直以防呛咳。若持续拒食、体重增长缓慢或反复过敏,应及时咨询儿科医生进行营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