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打嗝怎么办
小儿打嗝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拍嗝、热敷腹部、分散注意力、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小儿打嗝通常由膈肌痉挛、喂养不当、受凉、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姿势
喂养时保持婴儿头部高于胃部,避免平躺喂奶。母乳喂养时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奶瓶喂养时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孔大小。喂奶后竖抱15-20分钟,有助于减少空气吞咽。注意观察宝宝吞咽节奏,出现连续急促吞咽时应暂停喂养。
2、拍嗝
将婴儿竖抱于肩头,一手托住臀部,另一手掌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轻拍背部。也可让宝宝坐于大腿上,前倾30度角进行拍嗝。每次喂养后拍嗝5-10分钟,听到嗝声后继续拍1-2分钟。若拍嗝无效可尝试变换体位,如俯卧位轻抚背部。
3、热敷腹部
使用40℃左右温水袋包裹毛巾敷于上腹部,每次10-15分钟。注意观察皮肤反应,避免烫伤。热敷可配合顺时针腹部按摩,力度以手指腹下陷1厘米为宜。热敷后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凉刺激膈肌。
4、分散注意力
用玩具、声音等转移宝宝注意力,轻柔摇晃或播放白噪音。可尝试喂食少量温开水,或进行吮吸安抚奶嘴等非营养性吸吮动作。避免在打嗝时继续喂食,防止呛咳。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外界突然刺激。
5、遵医嘱用药
顽固性打嗝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调节胃肠功能药物。若伴随呕吐、拒奶等症状,需排除胃食管反流等疾病,必要时使用注射用甲氧氯普胺等止吐药物。所有药物使用须严格遵循儿科剂量。
日常应注意记录打嗝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升高,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保持喂养环境温度在24-26℃,每次喂养量不宜过多,可增加喂养次数。观察是否伴随吐奶、哭闹等症状,若打嗝持续超过3小时或影响睡眠呼吸,应及时就医检查神经系统或消化系统异常。哺乳期母亲需注意饮食,避免食用易产气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