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怎么引起的
鼻窦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鼻腔结构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
1、病毒感染
鼻窦炎最常见的诱因是病毒感染,例如普通感冒病毒。病毒侵入鼻腔和鼻窦黏膜后,会导致黏膜充血肿胀,阻塞窦口,影响鼻窦正常引流。此时鼻窦内黏液积聚,为细菌繁殖创造条件。患者可能出现清水样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日常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帮助缓解症状。
2、细菌感染
当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时,可能发展为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常见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时脓性分泌物增多,可能伴随发热、面部压痛等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克拉霉素片等抗生素治疗。
3、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鼻黏膜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可能诱发鼻窦炎。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等症状。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片等药物控制过敏症状。
4、鼻腔结构异常
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鼻腔结构异常可能阻碍鼻窦通气引流,增加鼻窦炎发生概率。这类患者常伴有持续性鼻塞、嗅觉障碍等症状。轻度情况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严重者可能需要鼻内镜手术治疗矫正结构异常。
5、免疫功能低下
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时,机体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鼻窦感染。这类患者病情往往较重,可能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除针对鼻窦炎治疗外,还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增强免疫力。
鼻窦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护理;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炎症扩散;戒烟限酒,减少黏膜刺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宜;过敏体质者需做好环境控制,定期清洗床上用品;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但急性期应避免剧烈运动。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发展为慢性鼻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