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型疱疹是什么
水泡型疱疹通常指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疾病,主要表现为群集性水疱伴疼痛或灼热感。临床分为HSV-1型多累及口周和HSV-2型多累及生殖器,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1、病因与传播
单纯疱疹病毒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初次感染后病毒潜伏于神经节,当免疫力下降时可复发。传播途径包括接吻、共用餐具等直接接触,或母婴垂直传播。
2、典型症状
初期表现为局部瘙痒或刺痛,随后出现针尖至绿豆大小的透明水疱,疱壁薄易破溃形成糜烂面。口周疱疹多位于唇缘,生殖器疱疹常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3、诊断方法
根据典型皮损可临床诊断,必要时行病毒培养、PCR检测或血清抗体检查。需与水痘、带状疱疹、手足口病等水疱性疾病鉴别。
4、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软膏等外用抗病毒药物,严重者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继发感染时可配合莫匹罗星软膏。
5、预防措施
发作期避免接触他人皮肤黏膜,不共用毛巾等物品。保持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反复发作者可考虑长期抑制治疗。
日常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穿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现发热、大面积皮损或眼部受累时应立即就医,孕妇及婴幼儿感染需特别关注。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制剂促进黏膜修复。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生活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