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炎病发原因
原发性肾炎可能由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感染、药物或毒物损伤、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原发性肾炎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需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确诊。
1、遗传因素
部分原发性肾炎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如Alport综合征、薄基底膜肾病等。这类疾病通常表现为家族聚集性发病,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确诊需结合基因检测和肾脏病理检查。治疗上以控制症状为主,如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延缓肾功能恶化,严重时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
2、免疫系统异常
免疫复合物沉积或自身抗体攻击肾小球基底膜可能导致原发性肾炎,如IgA肾病、膜性肾病等。这类患者常伴有反复发作的血尿或蛋白尿,严重时可出现肾病综合征。诊断需依赖肾活检。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同时需监测免疫功能。
3、感染
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是典型代表,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后1-3周。患者突发血尿、水肿和高血压,血清补体C3水平降低。治疗以控制感染为主,可使用青霉素V钾片,配合利尿剂如呋塞米片缓解水肿。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需警惕急性肾功能衰竭。
4、药物或毒物损伤
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重金属等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或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用药后突发肾功能异常,可能伴发热、皮疹。确诊后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严重者需短期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必要时行血液净化治疗。
5、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等代谢异常疾病可逐渐损害肾小球结构。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发展为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治疗需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使用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片,配合低蛋白饮食。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有助于早期发现肾损伤。
原发性肾炎患者需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蛋白质以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规律监测血压和尿量变化。冬季注意保暖以防呼吸道感染诱发疾病加重。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和尿常规,出现水肿加重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01:55
02:28
02:15
02:01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肾炎是怎样造成的肾炎是怎样造成
- 2 肾炎严重吗肾炎的危害
- 3 肾炎是怎么的?肾炎的形成原因?
- 4 肾盂肾炎是肾炎吗
- 5 肾盂肾炎就是肾炎吗
- 6 肾炎严重吗
- 7 肾炎是怎么引起的
- 8 肾炎是怎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