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骨折错位怎么治疗
肘关节骨折错位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肘关节骨折错位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关节退行性变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手法复位
适用于轻度骨折错位且关节面未严重受损的情况。医生通过专业手法将错位的骨骼恢复到正常位置,过程中需配合影像学检查确认复位效果。复位后可能出现短暂疼痛加剧,通常24小时内缓解。禁止自行尝试复位,不当操作可能加重损伤。
2、石膏固定
复位后需用石膏托或管型石膏固定4-6周,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功能位。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痂形成情况,避免石膏过紧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若出现手指麻木、皮肤发紫需立即就医调整。拆除石膏后关节可能存在僵硬感,需逐步进行功能锻炼。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肿胀,配合碳酸钙D3片促进骨愈合。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氨酚羟考酮片,但需警惕成瘾性。中药方面可选择伤科接骨片、龙血竭胶囊等活血化瘀类药物,用药期间禁止饮酒。
4、手术治疗
开放性骨折或严重粉碎性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钛合金钢板螺钉或克氏针固定。术后2周拆线,6-8周后视骨愈合情况取出内固定物。高龄患者可能采用肘关节置换术,术后需严格预防假体松动和感染。手术存在神经损伤、骨不连等风险,需充分评估。
5、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训练,早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使用CPM机辅助屈伸练习。中期加入握力球训练和前臂旋前旋后动作,后期逐步恢复提拉、推举等抗阻运动。整个康复周期约3-6个月,训练强度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避免暴力牵拉。
肘关节骨折错位恢复期需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牛奶300毫升、鸡蛋1个及适量瘦肉,促进骨痂形成。康复阶段可配合局部热敷和低频脉冲电刺激,但急性肿胀期应冰敷。建议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日常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评估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若出现异常弹响或活动度持续受限,需及时复查排除异位骨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