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有哪些症状
脊柱骨折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神经功能障碍、脊柱畸形、伴随症状等表现。脊柱骨折可能与外伤、骨质疏松、肿瘤转移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局部疼痛
脊柱骨折后最典型的症状是受伤部位剧烈疼痛,疼痛可能向周围放射。胸腰椎骨折时疼痛常集中在背部中线,咳嗽或翻身时加重。颈椎骨折可能引发颈部僵硬和头痛。疼痛程度与骨折严重性相关,轻微骨折可能仅表现为钝痛,严重骨折会出现难以忍受的锐痛。
2、活动受限
骨折会导致脊柱稳定性下降,患者常因疼痛和保护性反应主动限制活动。胸腰椎骨折患者难以完成弯腰、转身等动作,严重时甚至无法坐起。颈椎骨折患者可能出现转头困难,需要用手托住头部。任何脊柱活动都可能引发疼痛加剧,这是机体对骨折部位的自我保护机制。
3、神经功能障碍
当骨折块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时,会出现相应神经症状。轻者表现为肢体麻木、刺痛感或肌力下降,重者可能发生截瘫或四肢瘫。马尾神经受压会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神经症状的出现提示骨折较为严重,属于急症情况,需要立即医疗干预。
4、脊柱畸形
严重压缩性骨折可能导致脊柱后凸畸形,表现为驼背或身高变矮。椎体爆裂性骨折可能引发局部肿胀和皮下淤血。通过体格检查可发现棘突压痛、叩击痛和台阶感。畸形程度与骨折类型和暴力大小直接相关,是判断骨折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
5、伴随症状
脊柱骨折可能伴随多种全身症状。多发性骨折可能导致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胸椎骨折可能影响呼吸功能。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常伴有全身骨痛。病理性骨折患者可能有原发肿瘤的消耗症状。这些伴随症状有助于判断骨折性质和全身状况。
对于疑似脊柱骨折的患者,应严格保持制动,使用硬板床转运,避免二次损伤。急性期可局部冷敷减轻肿胀疼痛,但禁止热敷和按摩。恢复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加强核心肌群锻炼,使用支具保护脊柱。日常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降低骨折风险。如出现任何脊柱不适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