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怎么缓解疼痛
外耳道炎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局部热敷、使用止痛药物、抗生素滴耳液、避免掏耳等方式缓解疼痛。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耳道损伤、过敏反应、耳道积水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干燥
外耳道炎患者需避免耳道接触水,洗澡或游泳时可用防水耳塞保护。潮湿环境容易加重细菌或真菌滋生,导致炎症加剧。使用吹风机低温档位保持距离吹干耳道,但避免高温烫伤。棉签掏耳可能将分泌物推入耳道深处,建议改用干净纱布轻柔擦拭外耳。
2、局部热敷
用温热毛巾敷于患侧耳部,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缓解肿胀和不适感。热敷后需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继发感染。若出现皮肤发红或灼热感应立即停止,糖尿病患者慎用此法。
3、使用止痛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可缓解耳部疼痛。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镇痛作用,但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胃溃疡患者慎用。儿童患者需使用对应剂型如布洛芬混悬滴剂。
4、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适用于细菌性外耳道炎。使用前需清洁耳道,将药液滴入后保持患耳朝上5分钟。真菌感染需改用克霉唑滴耳液,混合感染可配合氢化可的松新霉素滴耳液。滴药后可能出现短暂灼热感属正常现象。
5、避免掏耳
外耳道炎期间禁止使用挖耳勺、棉签等工具掏耳,以免损伤耳道皮肤加重炎症。耳道瘙痒时可轻按耳屏缓解,或使用医生推荐的止痒滴耳液。耳道分泌物较多时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清理。反复掏耳可能导致外耳道慢性炎症或真菌感染。
外耳道炎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有助于炎症恢复。睡眠时保持患耳朝上,选择透气性好的枕头。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听力下降需及时就诊,游泳爱好者康复后2周内避免下水。日常注意控制过敏原接触,规范使用助听器等入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