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药应如何调整
高血压药物调整需严格遵医嘱,根据血压监测结果、合并疾病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综合评估。主要调整方式包括增减剂量、更换药物种类、联合用药等。
高血压患者调整药物前需连续监测血压并记录,医生会根据家庭自测血压和诊室血压数据判断当前方案是否达标。若血压控制不佳但无低血压症状,可能增加原用药剂量或添加二线药物。出现脚踝水肿、干咳等不良反应时,可能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更换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合并糖尿病或肾病时优先选用具有器官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季节变化导致血压波动时,夏季可能需要减少利尿剂用量,冬季则需加强联合用药。老年患者应避免夜间血压过低,需调整服药时间至早晨。
调整药物期间需每日早晚测量血压并记录,观察有无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戒烟限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超重者需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减轻体重,目标体质指数控制在24以下。定期复查血钾、肌酐等指标,监测药物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