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糜烂严重吗怎么治疗
胃糜烂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轻度胃糜烂通常不严重,重度胃糜烂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治疗方式主要有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整饮食结构、定期复查胃镜等。
1、抑制胃酸分泌
胃酸过多是导致胃糜烂的主要原因之一,抑制胃酸分泌有助于减轻胃黏膜损伤。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等质子泵抑制剂。这类药物能有效减少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修复。使用这类药物时可能出现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需警惕骨质疏松风险。
2、保护胃黏膜
胃黏膜保护剂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减少胃酸和消化酶对受损黏膜的刺激。常用药物包括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枸橼酸铋钾颗粒等。这类药物能中和胃酸,吸附胆汁酸,促进前列腺素合成,加速糜烂面愈合。服用时可能出现便秘、口干等副作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根除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糜烂的重要病因,根除治疗可降低复发率。标准治疗方案为四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和铋剂。常用抗生素有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甲硝唑片等。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需完成全程治疗以防耐药。治疗结束4周后应复查确认根除效果。
4、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调理对胃糜烂康复至关重要。应选择易消化、低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过热过冷、腌制熏烤食品。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餐后适当活动促进消化。戒烟限酒,减少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
5、定期复查胃镜
胃镜复查能直观评估胃糜烂愈合情况,及时发现癌变迹象。轻度胃糜烂患者可6-12个月复查一次,重度或反复发作者需3-6个月复查。复查时可能需取活检排除不典型增生或早期胃癌。若出现呕血、黑便、体重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更需密切监测胃黏膜状况。
胃糜烂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胃肠功能。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冬季注意胃部保暖,可使用热水袋热敷上腹部。记录饮食与症状关系,发现诱发因素及时规避。严格遵医嘱用药,不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