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反应细胞与慢反应细胞的区别
快反应细胞与慢反应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及传导速度,前者依赖钠离子快速内流,后者依赖钙离子缓慢内流,常见于心肌细胞的不同电生理类型。
快反应细胞以浦肯野纤维和心房心室肌细胞为代表,其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由钠离子通道快速开放介导,传导速度可达1-4米/秒。这类细胞静息电位稳定,复极化过程包含明显的1期快速复极和平台期,对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变化敏感。慢反应细胞包括窦房结和房室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依赖钙离子缓慢内流,传导速度仅0.02-0.1米/秒。这类细胞具有4期自动去极化特性,静息电位较小,易受自主神经调节,平台期不明显且总动作电位时程较长。两者在抗心律失常药物反应上存在差异,快反应细胞对钠通道阻滞剂敏感,慢反应细胞则对钙通道阻滞剂更敏感。
理解这两种细胞的电生理差异对临床心律失常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日常应避免电解质紊乱,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出现心悸或晕厥症状需及时进行电生理检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保持规律作息和低盐饮食有助于维持心肌电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