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胃息肉有什么症状
胃息肉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上腹隐痛、腹胀、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贫血等表现。胃息肉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类型,症状轻重与息肉大小、数量及病理类型相关。
1、上腹隐痛
胃息肉刺激胃黏膜可能引起上腹部持续性隐痛或钝痛,疼痛多与进食无关。部分患者在空腹时疼痛加重,进食后稍有缓解。这种症状易与慢性胃炎混淆,需通过胃镜检查鉴别。
2、腹胀不适
较大息肉可能阻碍胃蠕动,导致餐后饱胀感、早饱等症状。患者常感觉胃部有沉重感或压迫感,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长期腹胀可能影响正常饮食摄入。
3、恶心呕吐
息肉生长在胃窦部或幽门附近时,可能引发间歇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出现胆汁样物质。这种症状在息肉导致胃出口梗阻时更为明显。
4、消化道出血
腺瘤性息肉表面糜烂可能导致黑便或呕血,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头晕、心悸等失血症状。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
5、贫血相关症状
长期隐性出血会导致血红蛋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头晕耳鸣、活动后气促、指甲脆裂等贫血体征。这种症状在老年患者中更为常见,往往提示息肉存在恶性变可能。
发现胃息肉后应定期进行胃镜复查,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日常饮食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术后患者应遵医嘱服用抑酸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并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变化。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规范进行根除治疗,常用方案包括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联合铋剂。出现持续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