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去除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日光照射、增加喂养频次、蓝光治疗、药物治疗、换血治疗等方式改善。新生儿黄疸可能与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代谢功能不成熟、胆红素排泄障碍、母乳喂养、遗传代谢病等因素有关。
1、日光照射
自然日光中的蓝光波段有助于分解胆红素,可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阳光柔和时段,将新生儿裸露背部或四肢照射5-10分钟,注意遮挡眼睛及会阴部。该方法适用于轻度生理性黄疸,需避免阳光直射导致皮肤灼伤。
2、增加喂养频次
通过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次数至每日8-12次,促进肠道蠕动和胆红素排泄。母乳不足时可暂时补充配方奶,喂养后轻拍背部帮助打嗝。该方法对母乳性黄疸及喂养不足导致的黄疸效果显著。
3、蓝光治疗
医院常用425-475nm波长的蓝光照射,使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排出。治疗时需佩戴眼罩保护视网膜,监测体温及水分摄入。适用于血清胆红素超过257μmol/L的中重度黄疸,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片促进胆红素代谢,或静脉注射人血白蛋白结合游离胆红素。茵栀黄口服液等中成药也可辅助退黄,但需排除G6PD缺乏症等禁忌证。
5、换血治疗
当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或出现胆红素脑病征兆时,需通过脐静脉或外周血管进行双倍量换血,快速清除血液中胆红素。该操作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由专业团队实施。
家长需每日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范围是否扩大至手足心,监测大便颜色及精神状态。保持室温24-26℃避免受凉,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蚕豆及磺胺类药物。若出生72小时内黄疸进展迅速或伴随嗜睡、拒奶等症状,须立即就医进行经皮胆红素检测。出院后定期随访至黄疸完全消退,避免发展为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