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窦性心律异常
窦性心律异常是指心脏起搏点窦房结发出的电冲动频率或节律出现偏离正常范围的情况,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三种类型。
1、窦性心动过速
成人静息心率超过10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情绪激动等生理状态,也可能由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理因素引起。典型表现为心悸、胸闷,心电图显示P波形态正常但RR间期缩短。
2、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低于6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缓。运动员常见生理性心动过缓,病理性原因包括颅内压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严重时可出现头晕、乏力,心电图显示规整P波伴RR间期延长。
3、窦性心律不齐
指窦性节律但快慢不均,常见呼吸性心律不齐吸气时加快呼气时减慢。青少年多见且多属生理现象,若伴随胸闷气促需排查心肌炎等器质性疾病。心电图特征为P波形态一致但PP间期差异超过0.12秒。
4、窦房结功能异常
窦房结病变可能导致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常见于老年退行性变、心肌缺血等,表现为突发晕厥,动态心电图可见长达3秒以上的窦性停搏。
5、继发性窦律异常
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可导致心动过缓,咖啡因可能引发心动过速。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也会干扰窦房结功能,纠正原发病因后心律多能恢复正常。
发现心律异常时应记录发作时的伴随症状和持续时间,避免摄入刺激性饮品。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中重度症状患者需携带动态心电监测设备。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心脏节律稳定,若出现晕厥或持续心悸应立即就医排查病理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