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盘根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树盘根一般是指中药地榆,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收敛生肌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便血、痔疮出血、烫伤、湿疹等病症。地榆的主要作用包括止血、抗炎、促进伤口愈合等。
1、凉血止血
地榆性微寒,归肝、大肠经,能清泄血分热邪,对血热妄行导致的出血症状有较好效果。临床常用于治疗便血、痔疮出血、崩漏下血等病症。地榆炭止血效果更佳,常与槐花、侧柏叶等配伍使用。现代研究表明其鞣质成分可收缩血管并促进血小板聚集。
2、清热解毒
地榆对热毒蕴结引起的皮肤疮疡、湿疹瘙痒具有缓解作用。其含有的没食子酸等成分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生长。外用时可将地榆研末调敷或煎汤熏洗,治疗烫伤时需配伍大黄、冰片等药物增强疗效。
3、收敛生肌
地榆能减少创面渗出并促进组织修复,对烧伤、溃疡久不愈合有改善作用。其鞣质成分可在创面形成保护膜,锌元素则参与胶原蛋白合成。临床常用地榆与白及、紫草制成油膏外敷,治疗皮肤皲裂或慢性溃疡。
4、调节胃肠
地榆对湿热型腹泻有缓解效果,能抑制肠道蠕动亢进。其鞣质成分可与肠黏膜蛋白结合形成保护层,减轻炎症刺激。治疗急性肠炎时可配伍黄连、黄芩等清热燥湿药,但虚寒型泄泻患者慎用。
5、辅助降压
地榆提取物具有一定扩张外周血管作用,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有辅助调理效果。其黄酮类成分能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使用时需配伍钩藤、夏枯草等平肝潜阳药物,不能替代正规降压治疗。
使用地榆时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外用制剂需确保创面清洁后再敷药,出现过敏应立即停用。建议将地榆存放于阴凉干燥处,煎煮时不宜超过15分钟以免有效成分破坏。治疗出血性疾病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疗效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