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双耳听力下降需要警惕中耳炎

2225次浏览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为耳鼻喉常见疾病之一。一名49岁中年女子感冒后出现听力下降且伴有耳鸣,持续性的嗡嗡声,检查后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双),对其进行双耳鼓膜穿刺术,因为手术的成功以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现已出院。

【基本信息】女,49岁

【疾病类型】分泌性中耳炎(双)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18年10月

【治疗方案】双耳鼓膜穿刺术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一个周,密切随访,一个月后复查。

【治疗效果】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后各项指标均在好转。

一、初次面诊

2018年10月,一位49岁的中年女性来我院就诊,问诊时,这位女士时常听不到我说话,她一坐下就说自己在8天前感冒了,鼻流清涕,然后耳朵就不舒服了,不过也没多大影响,以为过段时间自己就会好,就没有来医院看看。但是最近这两天,明显感觉自己在和家里人聊天时“听不到”、“听不懂”他们的说话内容,有时候有人在后面喊她的时候也听不清楚而且耳朵里不断地有嗡嗡声,跟蜜蜂一样,吵得晚上睡觉都睡不安稳,所以来医院看看耳朵到底怎么了。我对患者进行了相关检查,体格检查:体温36.7℃、心律7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80/60/mmhg,神志清,精神欠佳,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脏听诊无特殊,腹部无压痛、反跳痛,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检查:电测听结果提示双耳混合性聋曲线。声导抗显示双耳B型曲线。综合分析诊断为中耳炎。

二、治疗经过

了解基本情况之后,为有效解除症状,我安排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纤维鼻咽镜提示双耳鼓膜呈琥珀色,鼓室内可见积液。结合患者的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初步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双)。

因为患者鼓室内积液比较多,简单的药物治疗疗效不好,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手术将鼓膜内过多的积液抽出来,和这位女士商量之后同意进行鼓膜穿刺术。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术前先给她检查心电图排除手术禁忌,术中给予局部麻醉,麻醉成功以后耳内镜暴露出耳膜,在耳膜的紧张部进行穿刺,抽出少许淡黄色浑浊粘液,用地塞米松进行冲洗,双侧用同法。30min后,手术顺利结束,患者自行步行返回病房,患者自觉无异状。返回病房后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每日一次静点控制感染。鼻部交替治疗每日一次,耳部超短波理疗治疗。

三、治疗效果

患者住院期间积极配合治疗,恢复情况良好。住院一周后,患者自述耳朵没有异常感觉,没有再出现耳鸣等症状。经过检查,患者双耳内部积液已经彻底清除,穿刺的创口愈合情况良好,只有少许血痂附着,术后护理良好,没有感染、出血、渗液等情况发生。耳闷症状减轻,听力较之前明显改善,并且患者的体温、呼吸、心律、血压都在正常范围内,于是准许患者出院。一周后患者来医院复查,纤维鼻咽镜提示鼓室积液已清除完全。

四、注意事项

该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大家都很开心。但是对于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复查是很重要的,建议患者一个月后到医院进行复查。

虽然患者恢复不错,但是毕竟进行了手术,还需要注意术后的护理。第一,做完鼓膜穿刺手术的患者应一定要注意耳部清洁,康复期间减少出门频率,或者外出用衣物遮住耳朵。防止灰尘细菌进入耳部引发鼓膜感染。而且洗头洗澡时应用消毒棉球堵住耳道口。防止水流进入。第二,康复期间,患者严禁剧烈运动,不要跑跳,避免过度劳累。第三,患者要远离噪音的刺激,避免去KTV等声音较大的地方。第四,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有良好的生活作息以及合理的健康饮食,油腻辛辣刺激的事物禁止食用,建议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五、个人感悟

本例案例中的患者是因为感冒而导致咽鼓管引流障碍,持续性耳鸣且听力下降,幸运的是她在病情早期及时来医院看诊,病情较轻微,在患者的积极配合以及家属的陪同下,通过双耳鼓膜穿刺术治疗后现已恢复良好而出院。所以再次叮嘱各位,一旦自己在感冒后出现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不要轻易忽视,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要及时前往医院看诊。

相关推荐

02:57
耳朵出血怎么处理
如果耳朵是外伤性的出血,需要通过挤压、包扎,前提要清创、消毒,甚至打破伤风针。打破伤风针以后,把伤口封闭住就可以,严重的外伤要到医院去缝合,小的裂口通过一些处理就可以,如果耳朵出血是由于感染中耳炎引起来的,要进行中耳炎的抗炎治疗,要把耳朵里边的血和脓液清理干净,这样就可以。如果是外伤引起来的,挖耳朵时候不小心碰了一下,把耳道碰伤出血,需要到医院,把出血、血凝块给清理干净,小的口子填塞一些填塞物,用纱条给它压好。
02:17
耳朵发炎会引起发烧吗
耳朵发炎有部分病人可以引起发烧。急性外耳道炎或急性中耳炎部分病人会有发烧、耳朵痛并且伴有耳闷、耳鸣、听力下降。急性中耳炎引起耳朵流脓,病人的发烧、耳闷、耳痛的情况反而会得到缓解。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诊,临床诊断为急性中耳炎以后,通常会进行口服抗生素治疗,耳朵脓性分泌物比较多要及时地进行清理,并给与抗生素滴耳液进行滴耳。一般病人在1周到10天左右发烧会逐渐缓解,症状逐步缓解直至痊愈,若病人在1周到10天持续高烧并且流脓停止或脓性分泌物比原来多,应警惕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
中耳乳突炎影响听力吗
中耳乳突炎是会影响听力的。中耳乳突炎是中耳耳道的疾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会出现耳道脓黄分泌物。当分泌物较多时,耳道排脓不畅,可引起分泌物堆积等情况,导致感染加重;严重时会造成鼓膜穿孔等情况。若不及时治疗则会累及周围组织及神经,从而影响听力。因此对于中耳乳突炎,在早期就需要积极治疗;早期进行感染的控制,能够预防疾病的进展,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于已经出现分泌物堆积等严重炎症情况的患者,则需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生素治疗,必要时甚至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引流等。中耳乳突炎后果严重,不能放任不管。
语音时长 01:21

2021-04-20

59163次收听

01:59
儿童得了中耳炎怎么办
儿童中耳炎绝大多数是急性的化脓性中耳炎,大多数都是因为感冒、鼻窦炎或者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第一、及时口服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常用如头孢类。第二、如果口服抗生素无效,耳痛比较厉害,出现高烧等症状,可进行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同时可以用鼻腔减充血剂来消除咽鼓管肿胀。第三、如果药物治疗后炎症仍没有消除,出现化脓,要及时行鼓膜切开术,引流脓液。第四、如果出现鼓膜脓肿、颈部脓肿,需在消炎的同时做乳突凿开手术,避免严重并发症出现。
宝宝怎么预防中耳炎
一般来说,婴儿远较成人易患耳疾,因婴幼儿的咽鼓管尚未发育成熟,咽鼓管仅为成年人的一半长,而且管径粗,位置较水平,管口常呈开放状,因此,鼻咽部细菌及分泌物容易经过此管进入中耳
得了中耳炎怎么办
中耳炎这种病情不管是老年、小孩都容易患得,这是一种由耳内细菌所感染发生的。这种病情其实并不是什么大病,只是影响到耳朵,所以大家会觉得很可怕,那么对于中耳炎该如何去治疗呢?一起看看以下几种方法吧。
什么是急性中耳炎
中耳炎是中耳(包括了鼓室、乳突、耳咽管和鼓膜)范围的急性和慢性炎症性病变,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大多数感染性中耳炎为细菌感染性,少数为真菌、结核或其它少见类型感染。
中耳炎的日常护理常识有哪些
大家都是知道有很多疾病是容易出现的,我们大家在发现这些更是要解决问题,尤其是在患上中耳炎会带来麻烦和影响,病人们知道了这些后更是要采取好方法来进行护理。那么,中耳炎患者是要如何护理?下面让我们了解下吧。
耳朵鼓膜破损严重吗
耳朵鼓膜破损是鼓膜穿孔,可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等危害。鼓膜穿孔有两方面危害:第一,由于鼓膜是分隔外耳道与中耳屏障,当鼓膜穿孔后,这层屏障作用消失,导致经外耳道细菌、异物,或耳道分泌物,可能经穿孔部位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黏膜感染,引起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若炎症不能控制形成永久性穿孔。即使后期炎症控制后,易反复感染;第二,造成患者听力下降。听力下降程度取决于穿孔大小和位置,一般紧张部中央型小穿孔,可能不会有明显听力下降。若穿孔较大,影响鼓膜紧张部的振动,或导致鼓膜与听骨链间连接出现问题,明显造成听力下降。部分鼓膜穿孔患者,出现耳鸣症状,耳鸣可呈搏动性,一般往往是低频嗡鸣样耳鸣,可能周围环境越安静时,这种低频嗡鸣一样耳鸣越明显。若周围环境较嘈杂时,反而耳鸣感觉不到。
语音时长 02:00

2020-07-21

58454次收听

中耳炎用什么药
中耳炎是中耳腔、鼓室腔的急慢性的、感染性的炎症。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细菌感染所导致。所以其治疗主要是用抗生素进行控制感染的治疗。外耳道我们可以局部滴氧氟沙星滴耳液,或者是洛美沙星滴耳液,或者是其他局部使用的抗生素滴耳液。全身可以口服和静脉使用抗生素,主要是头孢类的抗生素。对头孢类抗生素过敏的,我们可以使用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进行控制感染的治疗。对于某些感染相对较严重,或者是全身症状较严重的中耳炎患者,我们可以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甲强龙,这些激素类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还有一些其他的药物,比如欧龙马滴剂,这些药物,是促使中耳鼓室腔的分泌物排泄的药物,也可以同时使用。由于耳朵与鼻子之间有咽鼓管相通,之间有结构上的关系。因此我们部分患者鼻腔可以同时用一些收敛鼻粘膜血管的药物和进行同时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44

2020-02-20

59257次收听

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中耳炎是我们中耳鼓室、乳突腔的炎症,主要是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这些细菌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通过我们外耳道,通过我们的咽鼓管,也就是我们鼻子和耳朵之间的一个管道,以及血液循环这些途径感染了我们的中耳,导致我们中耳的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然后自发脓液的生成,导致中耳腔内的压力增高,损伤鼓膜,导致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外耳道。除了这些细菌感染外,其他的因素,如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也就是免疫功能较为低下,尤其是放射治疗的患者或者是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如患者的耳部的解剖结构的变异,也会导致或者是诱发中耳炎的发生。总而言之,引起中耳炎发生的基础原因是细菌的感染,但是诱发中耳炎发生的原因是很多的。
语音时长 01:35

2020-02-20

57571次收听

02:59
中耳炎吃什么药最有效
每个疾病的症状不同,用药也截然不同。如果出现中耳疾病的症状,比如耳闷、耳胀、耳朵流水,或者感冒以后出现耳朵堵、耳鸣等,及时就诊检查,医生会根据中耳炎发生的阶段,给出合理的用药建议。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又分为卡他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也分为化脓性中耳炎和胆脂瘤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可以用滴鼻剂和一些鼻炎药,能及时缓解中耳炎进一步发展。如果达到渗出性中耳炎阶段,还需要加用一些减少粘液分泌、促进分解排出的药物,以及一些通窍缓解鼻腔水肿的滴剂。如果鼓膜充血明显,伴有鼓膜疼痛或鼓膜已经穿孔,还要应用一些滴耳液,再加用抗生素药物配合治疗。
中耳炎饮食要注意哪些
中耳炎患者在饮食方面,首先要注意,辛辣以及刺激性的食物,是不可以吃;其次,一些发酵食物也是不可以吃的;再者,一些肥腻的食物,最好也不要吃;接着生冷的饮食以及热性补药需要避免;最后,鱼腥以及坚硬的食物也要避免。
治疗中耳炎的偏方
针对中耳炎的治疗目前在临床上并没有针对性的偏方,在日常生活中部分患者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因此想通过偏方获得诊治,反而拖延了病情,此时应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规范的治疗,这样才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语音时长 01:19

2018-04-26

54478次收听

02:02
中耳炎症状
大部分中耳炎患者都会导致听力下降,针对不同类型,每种的症状都不一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有耳痛、耳部流脓溢液症状;急性渗出性中耳炎表现为耳痛、耳闷症状。对于慢性中耳炎初期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耳流脓、耳闷堵的症状,同时也会伴随听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