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ct为什么还做气管镜
做CT后仍需做气管镜,主要因为CT对肺部病灶的定位和定性存在局限性,而气管镜能直接观察气道、获取病理组织或分泌物。主要有气管镜可直视病变、精准取样活检、鉴别感染性质、评估气道狭窄程度、清除痰栓或异物五种作用。
1、直视病变
气管镜通过光学镜头直接观察气管支气管黏膜,能发现CT难以显示的微小病变,如早期肺癌的黏膜充血或糜烂。对于中央型肺癌,气管镜可明确肿瘤侵犯范围,而CT仅能显示占位性病变的间接征象。
2、精准取样
气管镜能在可视化条件下对可疑病灶进行活检钳取、刷检或灌洗。例如肺结核患者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可提高抗酸杆菌检出率,肺鳞癌需通过活检明确病理分型,这些均为CT影像无法替代的诊断手段。
3、鉴别感染
肺部感染性疾病如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在CT上均表现为斑片影,气管镜获取的深部痰液可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对于免疫缺陷患者的机遇性感染,气管镜下保护性毛刷采样能避免上呼吸道污染。
4、评估狭窄
气管支气管结核或肿瘤常导致气道狭窄,气管镜能实时测量狭窄段长度和管径,评估是否需支架植入。CT三维重建虽能模拟气道形态,但无法判断黏膜水肿程度及管腔动态变化。
5、清除阻塞
对于痰栓堵塞引起的肺不张,气管镜可进行吸引或灌洗疏通。儿童异物吸入时,CT仅能显示阻塞性肺气肿,而气管镜既能确诊又能用异物钳取出花生米等异物。
气管镜检查前需禁食6小时以上,术后2小时内禁饮禁食以防误吸。检查后可能出现短暂咽喉不适或痰中带血,应避免用力咳嗽。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或咯血量增多需立即就医。日常需戒烟并保持呼吸道湿润,呼吸道急性炎症期应暂缓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