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的物理疗法
褥疮的物理疗法主要有压力分散装置使用、清创处理、负压伤口治疗、光疗、电刺激治疗等。这些方法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来缓解症状。
1、压力分散装置
使用气垫床或泡沫垫可减少骨突部位受压。交替充气式床垫能动态改变压力分布,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需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避免骶尾部持续受压。
2、清创处理
超声清创或水刀清创能精准去除坏死组织。对于黄色腐肉期创面,保守性锐器清创联合生理盐水冲洗可保留健康肉芽。清创后需用无菌敷料覆盖保护创面。
3、负压伤口治疗
封闭式负压引流系统能减少组织水肿,增加毛细血管灌注。适用于深度达皮下组织或肌肉层的3-4期褥疮,治疗周期通常为2-4周,需定期更换敷料。
4、光疗
红光或近红外光照射可刺激线粒体活性,促进胶原合成。低强度激光治疗每次照射10-15分钟,每周3次,对浅表性褥疮的上皮再生有促进作用。
5、电刺激治疗
高压脉冲电流可增强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直流电刺激能引导白细胞向创面聚集。适用于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难愈性创面,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操作。
实施物理疗法期间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检查受压部位皮肤状况。营养支持应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预防肌肉萎缩,使用枕头或软垫保护骨突部位。若创面出现红肿热痛或渗液增多,应及时就医评估感染风险。长期卧床者建议每15-30分钟微调体位,使用减压敷料保护易损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