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直呕吐是怎么回事
一直呕吐可能由胃肠炎、妊娠反应、食物中毒、肠梗阻、颅内压增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禁食补液、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胃肠炎
胃肠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伴随腹泻、腹痛症状。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感染时,呕吐可能持续1-3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脱水情况,如出现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
2、妊娠反应
孕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刺激呕吐中枢,表现为晨起恶心呕吐。严重妊娠剧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需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孕妇可尝试少量多餐,避免空腹,必要时使用维生素B6片缓解症状。
3、食物中毒
食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后,2-6小时内可能出现喷射状呕吐。需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饮用淡盐水防止脱水。严重者需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抗感染,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
4、肠梗阻
肠道机械性梗阻时呕吐物可能含胆汁或粪臭味,伴随腹胀、肛门停止排气。腹部CT可明确诊断,完全性梗阻需禁食并留置胃管减压,必要时行肠粘连松解术。术后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配合肠外营养支持。
5、颅内压增高
脑肿瘤或脑出血导致颅内压升高时,可能出现喷射性呕吐伴头痛。头颅MRI可明确病变,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严重者需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呕吐时需侧卧防止误吸,记录呕吐频率及性状供医生参考。
持续呕吐期间应保持侧卧位避免误吸,呕吐后清水漱口保护牙釉质。记录呕吐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恢复期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首选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刺激胃肠,必要时可短期使用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若24小时内呕吐超过5次或出现血性呕吐物,需急诊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