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长了痔疮怎么办
月子里长痔疮可通过温水坐浴、调整饮食、保持清洁、使用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痔疮通常由孕期腹压增高、分娩用力、久坐久卧、饮食不当、便秘等因素引起。
1、温水坐浴
每日用40℃左右温水坐浴10-15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肿胀疼痛。坐浴后轻轻擦干会阴部,避免用力摩擦。注意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烫伤或加重充血。
2、调整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火龙果等,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少量多餐,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加重痔疮。
3、保持清洁
每次排便后用温水冲洗肛门,选择无酒精湿巾轻柔擦拭。穿着纯棉透气内裤,勤换卫生护垫。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5-10分钟,侧卧时用枕头垫高臀部减轻压力。
4、使用药物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乳膏等外用药物。哺乳期禁用含利多卡因的痔疮药膏。若伴随感染,需配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血栓性痔或嵌顿痔,可考虑痔疮套扎术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手术宜在产后42天评估后进行,术前需停止哺乳24-48小时。术后需保持创面清洁,避免剧烈运动。
月子期间需特别注意肛门护理,每日进行提肛运动,收缩肛门3-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保持充足睡眠,避免提重物或过度劳累。如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应立即就医。哺乳期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产后6周复查时需告知医生痔疮情况,必要时转诊肛肠科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