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多岁老人骨折怎么办
90多岁老人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具体需根据骨折类型、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评估。高龄老人骨折常见于髋部、脊柱等部位,多与骨质疏松、跌倒外伤等因素有关。
保守治疗适用于身体状况较差或骨折稳定性较高的患者。通过石膏固定、支具保护等方式促进愈合,同时需加强营养支持与疼痛管理。卧床期间需预防压疮、肺炎等并发症,定期翻身拍背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手术治疗适用于移位明显或关节内骨折的情况。闭合复位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等术式可恢复骨骼稳定性,但需严格评估心肺功能及麻醉风险。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肢体功能,需在专业指导下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
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均需同步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钙剂、维生素D补充为基础措施,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吸收药物。日常需加强防跌倒措施,如安装扶手、清除地面障碍物等。
高龄老人骨折后易出现谵妄等精神症状,可能与疼痛、环境改变有关。家属需保持耐心沟通,维持规律作息,必要时寻求精神科协助。长期卧床者建议使用气垫床,每两小时协助改变体位一次。
康复阶段需营养师参与制定高蛋白饮食方案,适量补充乳制品、深海鱼类等富含钙质的食物。物理治疗师指导下的渐进式负重训练对恢复行走能力至关重要,但需避免过早完全负重。
高龄老人骨折后需建立多学科协作管理方案,兼顾骨骼愈合与全身状态维护。家属应密切观察精神状态、饮食情况及二便变化,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居家环境改造包括增设夜间照明、浴室防滑垫等,降低再次跌倒风险。恢复期可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但需避免暴晒。若出现患肢肿胀加剧、皮肤发紫或意识模糊等情况,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