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脚踝骨折后走路疼怎么办
右脚踝骨折后走路疼可通过制动休息、冷热敷交替、药物镇痛、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骨折未愈合、软组织损伤、炎症反应、关节僵硬、骨痂刺激等原因引起。
1、制动休息
骨折初期需严格制动,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踝关节4-6周,避免负重行走加重损伤。卧床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减轻肿胀。若过早活动可能导致骨折移位或延迟愈合。
2、冷热敷交替
急性期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减轻肿胀和炎症;72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注意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防冻伤,热敷温度不超过40℃。该方法对软组织挫伤引起的疼痛效果显著。
3、药物镇痛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炎症性疼痛,或氨酚羟考酮片治疗中度疼痛。中成药如伤科接骨片可促进骨痂形成。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踝泵运动、抗阻弹力带训练等,恢复关节活动度。水中行走训练可减少负重压力。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训练引发二次损伤。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移位骨折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能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使用钢板螺钉固定骨折端。术后仍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
恢复期间应保持高钙饮食,每日摄入300ml牛奶、50g豆制品及深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6-8周后复查X线确认骨痂生长情况,逐步恢复行走需使用助行器过渡。若出现持续红肿热痛需及时复诊排除感染或愈合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