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治疗帕金森最好药物

47272次浏览

帕金森是一种很不好去治愈的疾病,令患者承受极大的痛苦,用药物进行治疗的时候要多加的注意,有些药物是不能乱用的,因此,这就要大家先了解清楚了帕金森的药物治疗,那么,怎么选择适合帕金森患者的药物?下面就看看我院专家为大家介绍治疗帕金森最好药物。

怎么选择适合帕金森患者的药物?

一、剂量要拿捏好:对帕金森患者最理想的剂量是产生满意疗效(消除症状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八十)的最小剂量。遵守这一原则可最大限度延长药物的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二、要正确的对药物进行选择:帕金森患者在选择药物时要根据自身的受体类型选药,有的患者用抗胆碱药有效,有的患者用左旋多巴类有效。另外应根据患者的症状的轻、中、重程度,选择不同类型的药物。

三、长期服药:对于帕金森的治疗来说,选择药物治疗目的是改善症状,但并不能根除本病,也难以阻止疾病进展,因此应长期服药,并根据疗效调整剂量,最好不超过限量。

四、用药要趁早:倘若帕金森患者发现疾病后能及早的用药早,这样可减少脑内纹状体神经元及受体的废用性萎缩,早用药可使老年人生活、工作质量能得到提高。

相关推荐

03:29
帕金森病是老年痴呆吗
帕金森病主要引起患者出现一些运动功能方面障碍,比如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帕金森病到后期会出现认知功能方面的障碍,甚至痴呆。这叫帕金森病痴呆,不是老年痴呆。老年痴呆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疾病,表现为近事记忆减退,常将日常所做的事和常用的一些物品遗忘。随病情发展,可出现远期记忆减退。部分患者出现视空间障碍。要预防老年痴呆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心情愉悦和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压力过大,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早期帕金森病的症状
帕金森是一种系统性是神经疾病,一定要及时的治疗,所以说了解帕金森的症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帕金森疾病在早期的时候症状非常不明显,如果不注意很难发现其症状,那么就不能及时的对其治疗,影响了病情的,那么下面我们就具体的看下早期帕金森病的症状都有哪些。
帕金森症状及病因
生活中会看到帕金森患者,一般是老人居多,患者得了该病就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而且对患者身体造成很大伤害,那造成帕金森的病因有哪些呢?还有帕金森病都有哪些症状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帕金森症状及病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哪些疾病会引起手抖
当谈到手抖时,许多人可能第一次想到帕金森氏病。实际上,手抖不仅是由帕金森氏症引起的,而且这种疾病的征兆是什么?据了解,手抖只是一种症状,许多疾病均可引起手抖,其中六种是最常见的。让我们看一下手抖的原因。哪些疾病会引起手抖
青年帕金森叠加综合征要如何护理
健康问题一直是各国青年普遍面临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我国,随着青年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发病率的不断增加,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了,为了让大家了解青年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护理工作,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青年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护理。
男性帕金森综合症症状
众所周知:常见的帕金森它是属于一种神经系统的疾病,帕金森的发生率在老年人中比较多,帕金森它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心理方面也会备受折磨,要了解帕金森症状才有助于及早的认识疾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男性帕金森综合症症状。
01:27
什么是DBS手术
DBS手术为脑起搏器手术,也称脑深部电极植入手术,是脑深部植入刺激电极,通过电刺激,发挥治疗作用。帕金森病患者首先是吃药,随着疾病的进展,药物疗效逐渐减退,甚至出现药物的副反应,此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脑起搏器手术目前治疗效果最好。脑深部电刺激术因其微创、安全、有效,已作为手术治疗的首选。手术与药物治疗一样,仅能改善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也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术后仍需服用药物,但可减少剂量。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患者手术治疗无效。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不宜过早手术。
01:38
帕金森脑起搏器植入后还用吃药吗
脑起搏器植入术因其微创、安全、有效,已作为手术治疗的首选。帕金森病患者出现明显疗效减退或异动症,经药物调整不能很好的改善症状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与药物治疗一样,仅能改善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也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帕金森脑起搏器术后需要服药,目前手术的靶点有两个: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丘脑底核比苍白球内侧部可以减药量更多。因为手术后人和起搏器有适应的过程。在术后的早期一般不建议减药,一般等到疾病稳定以后,根据情况可以减药。
01:24
帕金森DBS术后还会复发吗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病人疾病进展的速度不同。目前所有治疗帕金森疾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都不是根治性的。手术相当于电子药物,通过电刺激,持续性的改善症状。手术对肢体震颤和肌强直的效果较好,而对中轴症状,如姿势步态异常、吞咽困难等功能无明显改善。手术与药物治疗一样,仅能改善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也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由于帕金森病是进展性疾病,虽然病情进展,但是可以通过调节起搏器的参数,可以持续性的改善症状。
03:02
帕金森会遗传吗
帕金森氏病90%没有遗传的病史,10%有遗传情况。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单发,个体的特发的病例,发病的时间可以有年轻可以有中年,也可以有老年的发病,是一个退行性病变的发病过程。帕金森氏病有遗传基因方面的因素,同时还有环境方面的因素。手术治疗目前不是什么难题,早发现早治疗。不管是什么样的病例,效果都比较理想。帕金森氏病遗传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往往是遗传因素,加环境因素的双重作用之下才引起发病,所以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可能将来会有新突破新发现。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也称之为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男性略多于女性。常常起病隐匿,缓慢发展。开始出现的症状多为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姿势障碍等。常常始于一侧肢体逐渐累及对侧,之后会逐步出现一些非运动性症状,包括感觉减退,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便秘,多汗,流涎,排尿障碍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等表现。半数患者会并发抑郁焦虑情绪,晚期会发生认知障碍乃至痴呆幻觉等。目前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以保护性治疗为主,目的是延缓疾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症状,一旦诊断就应该及时给予比如司来吉兰,雷沙吉兰等药物进行治疗。并且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包括金刚烷胺,左旋多巴等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治愈。
语音时长 01:42

2019-10-31

55811次收听

帕金森病的症状
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帕金森病在缓慢发展的过程中,又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主要以静止性震颤为首发症状,典型表现是拇指和示指的搓丸样动作,并会出现枪管样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面容呆板,双眼凝视。酷似面具脸,书写字体越写越小,呈现小字征,步伐逐渐变小变慢,有时还会有行走当中的身体全身僵住的现象以及慌张步态。非运动症状主要以感觉异常为主,会表现为嗅觉减退以及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临床较为常见,包括便秘,多汗,脂溢性皮炎等。后期还会有排尿障碍,约半数患者会伴有抑郁焦虑情绪,而在疾病晚期会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甚至痴呆,视幻觉等表现。
语音时长 01:39

2019-10-31

53329次收听

怎么护理置留导尿管的帕金森病人
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经常性的去评估尿管留置的必要性,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如果没有必要留置尿管,一定要尽早拔除;在留置期间一定要鼓励病人多饮水;还要每日定时消毒尿道口,这样可以避免泌尿系的感染;定期到医院进行常规的检查,同时尽可能选用细的导尿管和抗反流的集尿袋,这都是为了避免泌尿系的感染;同时要锻炼膀胱的功能,及时的到医院更换导尿管,平时使用时要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的水平,活动的时候要尽量断开导尿管与集尿管,要夹闭引流管,这时可以防止尿液的逆流,预防尿系感染的发生;要尽早拔除尿管,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对预防泌尿系的感染非常重要。
语音时长 01:59

2018-10-16

56028次收听

怎么护理帕金森患者
帕金森的护理要做好心理护理,多沟通,保持良好的心态,鼓励做适当的运动,地面有障碍物要及时移开,防止跌倒,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进食的时候不要太快,防止出现呛咳。平时可以进行打太极拳、下棋的活动。
语音时长 01:04

2018-09-14

54921次收听

帕金森脑起搏器植入后还用不用吃药
帕金森脑起搏器术后是需要服药的。在术后的早期一般是不要减药,等到疾病稳定以后,根据情况可以减药。目前手术的靶点有两个,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丘脑底核比苍白球内侧部可以减药量更多。因为手术后人和起搏器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语音时长 01:05

2018-09-14

6414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