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是怎么分期的
痛风性关节炎根据病程进展可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期四个阶段。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此阶段患者血尿酸水平超过正常值,但尚未出现关节症状。高尿酸血症可能持续数年,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但无典型关节炎发作。此时需通过血尿酸检测发现异常,建议控制饮食中嘌呤摄入,避免饮酒及高果糖饮料,定期监测尿酸水平。
2、急性发作期
典型表现为突发单关节红肿热痛,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疼痛常在夜间发作且程度剧烈。关节局部皮肤发亮、温度升高,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尿酸盐结晶诱发剧烈炎症反应是主要发病机制,需及时使用秋水仙碱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抗炎药物控制症状。
3、间歇期
急性症状完全缓解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阶段,持续时间从数月到数年不等。此期虽无关节症状,但血尿酸仍可能偏高,尿酸盐结晶持续沉积。需坚持低嘌呤饮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别嘌醇片等降尿酸药物预防复发,避免诱发因素如外伤、寒冷刺激等。
4、慢性痛风石期
长期未规范治疗者可发展为慢性期,特征为关节周围出现痛风石沉积,常见于耳廓、肘部等部位。关节结构可能被破坏导致畸形和功能障碍,X线可见穿凿样骨质破坏。此阶段需综合治疗,包括降尿酸药物如非布司他片长期使用,严重痛风石可考虑手术清除。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需长期坚持低嘌呤饮食,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剧烈运动和关节损伤,肥胖者应逐步减重。急性期关节应制动休息并抬高患肢,慢性期可进行适度关节活动度训练。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所有降尿酸药物均需在风湿免疫科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切忌自行调整用药。出现关节症状加重或新发痛风石时应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