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加急性肝衰竭可以治吗
慢加急性肝衰竭通常可以治疗,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治疗方式主要有病因治疗、支持治疗、人工肝支持系统、肝移植、并发症防治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
1、病因治疗
针对导致肝衰竭的原发病因进行干预是治疗基础。病毒性肝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酒精性肝病须严格戒酒并补充维生素B1注射液;药物性肝损伤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促进解毒。早期控制病因可延缓病情进展。
2、支持治疗
通过静脉营养维持机体代谢需求,补充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使用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降低血氨水平。严格监测电解质平衡,预防低血糖发作。重症患者需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呼吸循环支持,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3、人工肝支持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能暂时替代部分肝脏功能,清除体内毒素和炎症介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可选择性清除胆红素和胆汁酸,改善黄疸症状。这些过渡性治疗能为肝细胞再生或肝移植创造有利条件,适用于凝血功能尚可的早中期患者。
4、肝移植评估
对于符合米兰标准的终末期患者,活体肝移植或尸体肝移植是根治手段。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感染风险及移植禁忌证。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定期监测排斥反应和药物浓度。
5、并发症防治
肝性脑病患者需限制蛋白摄入并使用拉克替醇散导泻;自发性腹膜炎应尽早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肝肾综合征可联合特利加压素注射液和白蛋白治疗。消化道出血者需禁食并静脉滴注注射用生长抑素,必要时行内镜下止血。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饮食以低脂、低盐、适量蛋白为原则,优先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严格禁酒。家属需协助记录患者神志状态,发现嗜睡或行为异常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和血氨水平,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