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手术后尿失禁如何治疗
前列腺癌手术后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治疗、药物治疗、尿道悬吊术、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等方式治疗。尿失禁通常与手术损伤尿道括约肌、神经功能异常、膀胱过度活动等因素有关。
1、盆底肌训练
通过有规律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群,帮助增强尿道括约肌的控制力。建议每天重复进行3-4组训练,每组收缩维持5-10秒。持续锻炼6-12周可改善轻度压力性尿失禁。训练时需避免腹部用力,专注感知盆底肌发力。
2、生物反馈治疗
借助电极探头监测盆底肌电信号,通过视觉或听觉反馈指导患者正确收缩肌肉。适用于无法自主感知肌肉发力的患者,通常需配合专业仪器进行10-15次治疗。能有效提高肌肉协调性和收缩强度。
3、药物治疗
米拉贝隆缓释片可缓解膀胱过度活动引起的急迫性尿失禁,通过抑制逼尿肌异常收缩改善症状。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能减少膀胱无抑制性收缩,适用于混合型尿失禁。盐酸奥昔布宁片可降低膀胱敏感度,但可能引起口干等副作用。
4、尿道悬吊术
通过植入合成吊带压迫尿道中段,增加尿道闭合压力。适用于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手术创伤较小,术后1-2天可拔除导尿管。需注意避免术后尿路感染和吊带侵蚀等并发症。
5、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
将可充气袖套环绕球部尿道,通过阴囊内的控制泵自主调节排尿。适用于重度尿失禁且其他治疗无效者,装置使用寿命约10年。术后需定期随访检查装置功能,避免机械故障导致尿潴留。
术后尿失禁患者应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以减少膀胱刺激,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并均匀分配。穿着透气吸水的防护用品,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评估疗效。保持适度运动但避免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动作,超重者需减重以降低尿道压力。若出现尿路感染症状如尿频尿痛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