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乳晕上长了小颗粒
乳晕上长小颗粒可能与蒙氏腺增生、毛囊炎、皮脂腺囊肿、湿疹或乳腺导管扩张症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处理。
1、蒙氏腺增生
蒙氏腺是乳晕区的特殊腺体,孕期或激素变化可能导致腺体导管开口处形成微小颗粒状突起。通常无痛痒感,属于生理性改变,无须特殊治疗。若伴随红肿疼痛需排除感染。
2、毛囊炎
毛囊细菌感染可形成红色丘疹,可能伴随脓头或压痛。常见于出汗过多或清洁不足时,需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挤压。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
3、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堵塞形成皮下硬结,表面可见黑色开口,继发感染时可能红肿化脓。小囊肿无须处理,较大囊肿需手术切除。日常应避免摩擦刺激。
4、湿疹
过敏或皮肤屏障受损可能导致乳晕区出现密集小疹,伴随脱屑或渗出。需排查过敏原,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避免抓挠。
5、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腺导管阻塞引发炎症反应时,乳晕区可能出现硬结或颗粒感,可能伴随乳头溢液。需超声检查确诊,必要时行抗生素治疗或导管切除术。
日常应注意选择透气棉质内衣,避免化学洗剂直接接触乳晕区域,哺乳期女性需保持乳头清洁干燥。若小颗粒持续增大、破溃或伴随乳房肿块、异常分泌物等症状,应立即至乳腺外科就诊,通过触诊、超声或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排除恶性病变可能。不建议自行使用药膏或针挑处理,以免继发感染或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