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听力下降主要原因有哪些
耳朵听力下降可能由耵聍栓塞、噪声性耳聋、突发性耳聋、中耳炎、老年性耳聋等原因引起。听力下降通常表现为听不清声音、需要调高音量、耳鸣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耵聍栓塞
外耳道耵聍积聚过多可能堵塞耳道,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常伴有耳闷胀感或瘙痒,油性耵聍者更易发生。可通过耳内镜检查确诊,由医生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后冲洗清除,避免自行掏耳损伤鼓膜。
2、噪声性耳聋
长期接触85分贝以上噪声可能损伤耳蜗毛细胞,早期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常见于工厂工人、耳机使用不当者,多伴有耳鸣。需远离噪声环境,必要时佩戴防噪耳塞,重度者可考虑佩戴助听器。
3、突发性耳聋
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可能与病毒感染、内耳循环障碍有关。常伴随眩晕、耳闷感,需急诊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等改善微循环药物。
4、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可因鼓室积液影响声音传导,表现为耳痛、耳流脓及听力减退。儿童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急性期需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抗感染,慢性反复发作者需考虑鼓膜修补术。
5、老年性耳聋
年龄增长导致的耳蜗毛细胞退化,多为双侧渐进性高频听力丧失。与遗传、噪声暴露史相关,可伴随言语识别率下降。建议定期听力筛查,早期佩戴助听器有助于延缓认知功能衰退。
日常应避免频繁掏耳、控制耳机使用音量不超过60%,接触噪声环境时做好防护。饮食注意补充锌、镁等微量元素,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若出现持续耳鸣、耳闷或突发听力下降,须在72小时内就诊耳鼻喉科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等检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听力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