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如何治疗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术后治疗需立即启动心肺复苏并联合药物干预与低温疗法,主要措施包括持续生命支持、纠正诱因、神经保护及植入式除颤器评估。
术后心脏骤停的抢救以恢复有效循环为核心。院内环境下需立即使用除颤仪进行电复律,同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或胺碘酮注射液维持心律。若为冠状动脉缺血导致,可能需紧急冠脉造影并置入支架。对于电解质紊乱引发的情况,需快速补充氯化钾注射液或硫酸镁注射液。低温治疗通过体表降温设备将核心体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减轻脑损伤。所有患者均需转入重症监护室,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必要时建立体外膜肺氧合支持。
部分患者存在基础心脏结构异常,如肥厚型心肌病或长QT综合征,需在稳定后行心脏磁共振评估。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可能需基因检测指导后续治疗。药物难治性室颤者需评估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指征。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时需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管活性药物。长期管理包括β受体阻滞剂片如美托洛尔缓释片的规律服用,以及定期随访动态心电图。
术后心脏骤停患者康复期需严格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避免高钠饮食加重心脏负荷。建议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后制定分级运动计划,从床边坐起逐步过渡到步行训练。家属应学习胸外按压技术并配备家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睡眠时保持半卧位减少回心血量,定期监测体重预防液体潴留。心理干预需贯穿全程,必要时使用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所有治疗调整均需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