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酮症
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酮症主要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糖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加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呼吸深快、脱水等症状。
1、胰岛素缺乏
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晚期也可能出现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胰岛素不足时葡萄糖无法被细胞利用,机体转而分解脂肪供能,产生大量酮体。需遵医嘱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2、高糖饮食失控
摄入过多高糖食物会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加重胰岛素抵抗。未控制的血糖促使脂肪分解,酮体生成增加。患者应严格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
3、感染诱发
肺炎、尿路感染等疾病会刺激应激激素分泌,拮抗胰岛素作用,同时发热增加能量消耗,加速脂肪分解。需及时治疗原发感染,如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
4、药物使用不当
擅自停用降糖药或胰岛素、过量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均可能诱发酮症。患者应规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片等降糖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5、严重脱水
高血糖导致渗透性利尿,水分大量流失会浓缩血液中酮体浓度。同时脱水减少肾脏对酮体的排泄,形成恶性循环。需每日饮水2000-2500毫升,出现呕吐腹泻时及时补液。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和尿酮体,出现口干多饮、乏力等症状时立即检测。日常保持均衡饮食,限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注意足部护理避免感染,随身携带含糖食品预防低血糖。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每年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