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有以下哪几种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主要包括擦伤、撕裂伤、切割伤、刺伤和贯通伤等类型。这些损伤通常由外力作用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完整性破坏,可能伴随出血、疼痛或感染风险。
1、擦伤
擦伤是表皮层与粗糙表面摩擦导致的浅表损伤,常见于跌倒或碰撞。创面可见点状出血和浆液渗出,基底呈粉红色。轻微擦伤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外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创面较大时需用无菌凡士林纱布覆盖。避免使用酒精或碘伏直接刺激创面。
2、撕裂伤
撕裂伤多由钝性暴力牵拉造成皮肤不规则裂开,常见于机械绞伤或运动损伤。伤口边缘呈锯齿状,可能伴有皮下组织外露。需急诊清创后采用可吸收缝线分层缝合,术后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深度撕裂可能需探查神经血管损伤。
3、切割伤
切割伤由锐器垂直作用于皮肤形成边缘整齐的伤口,常见于刀具或玻璃划伤。伤口深度与锐器锋利度相关,可能伤及肌腱或血管。浅表切割可用医用胶粘合,深达皮下者需缝合修复。清创后可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
4、刺伤
刺伤是尖锐物体垂直刺入形成的深而窄的伤口,如钉子或针具所致。伤口外部虽小但内部可能损伤深层组织,异物残留风险高。需扩创探查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必要时配合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控制感染。禁止自行挤压伤口。
5、贯通伤
贯通伤指致伤物穿透体表形成入口和出口的损伤,常见于枪弹伤或长矛刺伤。可能伴随空腔脏器穿孔或大血管损伤。需紧急手术探查止血,术后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出口通常比入口损伤更严重,须全面评估伤道轨迹。
所有开放性损伤均需彻底清创并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观察愈合情况。深度损伤或污染严重者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必要时进行破伤风免疫。恢复期应避免剧烈活动牵拉伤口,均衡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如出现红肿热痛或渗液增多等感染征象须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