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可以针灸吗
腱鞘炎是肌腱周围鞘膜发生的无菌性炎症,多因慢性劳损或急性外伤导致。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鞘膜水肿,缓解肌腱卡压症状。临床常用穴位包括阿是穴、合谷穴、阳陵泉穴等,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次留针15-30分钟。对于早期腱鞘炎患者,针灸配合局部制动往往能取得较好效果。
若腱鞘炎已发展为腱鞘狭窄或肌腱粘连,单纯针灸治疗效果可能有限。此类患者可能出现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持续静息痛或弹响指等症状,需结合小针刀松解、局部封闭注射等综合治疗。化脓性腱鞘炎或伴有皮肤破损者禁用针灸,以免引发感染扩散。
腱鞘炎患者除针灸治疗外,应注意减少患肢重复性动作,避免冷水刺激,可每日用40℃左右温水热敷患处10-15分钟。急性期可使用护具固定制动,恢复期可进行握力球训练等轻柔康复锻炼。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手指麻木等症状,应及时至骨科或康复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明确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