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病人吸氧注意事项
心力衰竭患者吸氧需严格遵医嘱控制氧流量与时长,避免高浓度氧疗导致二氧化碳潴留或氧中毒。吸氧过程中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意识状态,并保持湿化装置清洁。
心力衰竭患者吸氧时氧流量通常调整为2-4升/分钟,目标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94%。低流量吸氧可改善组织供氧,同时减少肺血管收缩风险。鼻导管吸氧时需检查管路是否通畅,避免弯折或脱落。使用面罩吸氧应选择储氧面罩,确保氧浓度稳定在35%-50%。每日湿化瓶更换灭菌用水,防止细菌滋生引发呼吸道感染。家庭氧疗需配备血氧仪定时监测,记录吸氧前后心率与血氧变化。移动式制氧机使用时远离火源,定期检查滤网清洁度。夜间吸氧建议抬高床头30度,减少回心血量以降低心脏负荷。
急性左心衰发作时需短期高浓度吸氧,氧流量可调至6-8升/分钟,通过面罩加压给氧缓解肺水肿。但持续超过12小时可能抑制呼吸中枢,需动脉血气分析调整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衰者,氧流量不得超过2升/分钟,防止二氧化碳麻醉。出现嗜睡、发绀加重或呼吸浅慢时,应立即降低氧浓度并就医。长期家庭氧疗每日不宜超过15小时,避免鼻黏膜干燥出血。制氧机需每月校准氧浓度,备用氧气瓶应直立存放于通风处。
心力衰竭患者吸氧期间应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钠潴留。适当进行床边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活动增加耗氧量。定期复查心电图与心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氧疗方案。若出现头痛烦躁、呼吸抑制或氧饱和度持续低于85%,需立即联系急救人员。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并清除患者活动区域的障碍物以防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