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发炎怎么治疗
外耳道发炎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外耳道发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过敏反应、外伤刺激、耳道积水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
外耳道发炎时需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自行掏耳。可使用医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外耳道分泌物,每日重复进行1-2次。清洁后保持耳道通风干燥,游泳或洗头时建议使用防水耳塞。若耳道分泌物较多或形成痂皮,需由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冲洗。
2、外用药物
细菌性外耳道炎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环丙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滴耳剂。真菌感染需选用克霉唑滴耳液等抗真菌药物。过敏性外耳道炎可使用氢化可的松滴耳液减轻炎症反应。滴药前需清洁耳道,滴药后保持患耳朝上5-10分钟,确保药物充分接触病灶。
3、口服药物
严重感染或伴随全身症状时需联合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剧烈疼痛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过敏性外耳道炎可配合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需注意抗生素使用疗程,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4、物理治疗
急性期可采用局部热敷促进炎症吸收,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红外线照射有助于改善耳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外耳道炎,超短波治疗可增强局部免疫力。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温度过高造成烫伤。
5、手术治疗
外耳道疖肿形成脓肿时需行切开引流术。顽固性外耳道狭窄可能需实施外耳道成形术。手术适应证包括药物治疗无效、听力进行性下降或疑似恶性肿瘤等情况。术后需定期换药,保持术区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
外耳道发炎患者应避免频繁掏耳、游泳时注意防水,戒除挖耳习惯。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保持规律作息,增强抵抗力有助于预防复发。若出现耳痛加剧、听力下降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降低感染风险。儿童患者家长应监督用药,避免儿童抓挠患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