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应做哪些检查
心脏病患者通常需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运动负荷试验、心肌酶谱检查等五项核心检查,具体检查项目需根据病情由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
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心脏病的基础检查,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判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异常。常规心电图可发现房颤、室性早搏等电信号紊乱,动态心电图能监测24小时心电变化,适用于阵发性心悸患者。检查无创且快速,但无法显示心脏结构异常。
2、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利用声波成像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能直观显示心室壁运动、瓣膜开闭及血流状态。对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积液等疾病具有确诊价值。经食管超声可提高图像清晰度,适用于血栓检测等特殊需求。
3、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显示血管狭窄程度。适用于典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患者,能明确病变位置并为支架手术提供依据。属于有创检查,需住院进行,存在轻微出血或过敏风险。
4、运动负荷试验
运动负荷试验通过跑步机或药物诱发心脏负荷增加,同步监测心电图变化。用于评估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辅助诊断隐匿性冠心病。不适合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胸痛等不适反应。
5、心肌酶谱检查
心肌酶谱通过血液检测肌钙蛋白、CK-MB等指标,敏感反映心肌损伤程度。对急性心肌梗死有早期诊断价值,数值升高幅度与梗死面积相关。需连续监测动态变化,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心脏病患者除定期复查外,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优先选择鱼类、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绞痛;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药或降压药,监测血压心率并记录异常症状;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通过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