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于人体胃黏膜的螺旋形细菌,可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幽门螺杆菌具有特殊的螺旋结构,能穿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层,在强酸环境中存活。其产生的尿素酶可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中和胃酸形成局部微碱性环境。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胃黏膜炎症反应,表现为上腹疼痛、腹胀、反酸等症状。部分感染者可能出现胃黏膜萎缩或肠上皮化生,增加胃癌发生概率。该菌主要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共餐制地区。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注意饮食卫生,实行分餐制并定期消毒餐具。感染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腌制食品摄入。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配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后4-8周需进行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复查。日常可适量食用西蓝花、大蒜等具有抗菌作用的食物,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